logo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品牌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授权企业名录
  • 品牌支撑

行业资讯

“德州味”农产品品牌建设走出新路子

来源:未知     |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7-15

作为传统农业大市,近年来,德州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调整,蹚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良繁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路子。
特色产业体系虽已建成,但在发展初期,内部协调能力较弱,企业大多各自为政,本地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知名度小、参与度不高,一度导致德州特色农产品“叫好不叫卖”。
2019年以来,德州市着力建设“德州味”农产品品牌,健全品牌农产品标准体系,引导企业转型升级,拓宽产销对接渠道。目前,全市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2家,“三品一标”认证产品782个,“德州味”市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完成注册,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客商将通过生产和经营“德州味”获得收益、得到实惠。
严把馒头质量从一粒种子开始
德州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的“中国粮油食品城”,也是全国首个亩均过吨粮、总产过百亿斤的“吨粮市”。数据显示,德州小麦占全国总产量的3%,占全省的六分之一。
“一粒小麦”经过一道道加工,身价不凡。禹城市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麦全产业链企业。“我们的馒头主打全营养概念。只有在一个细分产品中做到极致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。”人称“馒头姐”的麦香园负责人邵燕说。
在这里,小麦通过精深加工,生产出了涵盖面食、面粉两大系列、40余个品种的产品。并研发出针对血糖病人的控糖馒头,以及针对老年人的全麦馒头等功能性馒头。
近几年,企业通过绿色认证的面粉和馒头,占领了北京的高端消费市场,一个优质馒头卖到3块多钱,仍供不应求。
“从一粒种子开始,我们就严格把控馒头品质。正因如此,我们的馒头更有嚼劲,麦香浓郁,深得消费者喜爱。”邵燕说。
为进一步提高附加值,麦香园还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精准配方面粉,开辟了一条私人专属定制的市场。目前,企业每月消耗自产小麦3500多吨。
谈及企业的发展路径,邵燕总结为:打质量牌,走品牌路。
2019年,麦香园有了新的尝试,在公司的后院,建起了集餐饮、住宿、康养于一体的60多间农家民宿——“麦香人家”。麦香园的客户、会员,来到基地溯源体验后,看到小麦种植和馒头生产的现场,对企业品牌更放心了。
2019年,麦香园被评为山东省第四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。“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带动企业自身的发展,形成核心竞争力。”邵燕希望将来“麦香人家”能升级为“麦香村”“麦香小镇”,让麦香园香满全国。
窥一斑而知全貌。近年来,德州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工作,健全了品牌农产品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。目前,初步形成了以德州扒鸡集团为龙头的扒鸡产业,以禹城保龄宝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,以乐陵德润、百枣纲目为龙头的枣产业,以乐陵飞达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,以夏津发达、永乐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,以平原福洋淀粉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,以武城英潮为龙头的辣椒产业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,为品牌农业发展打牢了基础。
不断求新求变老品牌弯道超车
在德州的美食名片里,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——德州扒鸡。曾经的德州扒鸡,声名鹊起得益于德州火车站南来北往的巨大客流,坐绿皮火车,吃德州扒鸡,是很多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。
如今,场景迭代,年轻人在消费市场上的占比越来越大,这个有着300年历史的老字号,怎么实现品牌自我革新,适应更多的市场需求呢?
2月24日,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崔宸,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德州扒鸡如果沿着坚守传统的老路一直走下去,做整鸡、保持老口味,发展的天花板是显而易见的。”
今年32岁的崔宸,子承父业,2017年进入公司工作后,开始思考:德州扒鸡如何在内部架构、外部市场进行自我的迭代和突破,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,完成老品牌的蜕变。
“积极面向市场,变换赛道,在营销、IP战略上不断创新,是老品牌能够后来居上的唯一办法。”崔宸说。
在传承老技艺、保证原材料的基础上,德州扒鸡选择稳中求变。2019年8月,德州扒鸡首次试水网红直播带货模式,并选择了“口红一哥”李佳琦进行直播带货,取得了不俗的业绩:2分钟内,完成15000单交易,卖掉30000只扒鸡。
直播带货的背后,彰显出德州扒鸡这一老字号更高的品牌站位和年轻化战略。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,崔宸开始布局构建年轻化的产品系,去年8月,公司正式推出创新品牌“鲁小吉”,包括鸡爪、鸡腿等各种卤味休闲食品,满足年轻消费者不同的需求。“德州扒鸡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另一层深意也愈发明显,就是要把德州扒鸡打造成高流量的网红食品,让德州扒鸡的名号更响、更时尚。”崔宸说。

Copyright © 2021 德州味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20236号-6 [管理登录]